大概多少孩子在上辅导班?
如果我说,所有的孩子都上过,没人有意见吧?
“都上过”,不等于一直上。随便找个城市初中,做个小调查,正在上辅导班的孩子至少在一半以上。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如果“双减政策”雷厉风行、彻底实施,那么,所有的家长都会感到“风来了”。
只不过,有的是冷风嗖嗖,有的是春风扑面。
变是一定要变的。正如那句话:只有变化是永远不变的。中国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过重的问题,早晚要解决;而且越早越好,现在不解决,以后更困难。
双减政策的时间线是这样的:
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
掐着指头算算——你的孩子能享受到3年后的红利吗?
这个“有效减轻”,文件列了四个指标:
过重的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负担,家长相应的精力负担。
四个负担都有效减少,才算达标。
对多数家长而言,他们只是“听说”要双减,并没有仔细研读文件,加之取消周六周日校外培训影响面太广,令很多家长平白生出很多忧虑和担心,问题一个一个地冒了出来。
事实上,仔细研读文件就会发现,家长们担心的很多问题,一共30条的文件里,基本都涵盖了。
家长的问题,不妨从文件中找找答案。
01如何确保作业减少?
我觉得最厉害的,是文件第4条的一句话: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
请注意,是校内公示,不是向家长公示。在很多家长还没有扭转观念的时候,即便向家长公示,也没什么效果。
校内公示,意味着作业量会相对公开、透明,而且面临两个方面的监督:
学校的监督,学生的监督。
学校的监督,既有管理人员的监督,也有老师之间的互相监督。这个老师布置得多了,另一个老师布置得少,心里可能就不太服气,弄不好就找领导反映反映。
学生的监督,力量更大。很多学校的违规现象,不是教职工揭发的,而是学生揭发的。真是后生可畏,初生牛犊不怕虎。
哈,你弄啥嘞,3班的作业竟然比我们的少?不行,找校长反映去!
我赶脚,最拥护双减政策的群体,就是中小学生了。该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哈。
02作业少了,成绩会不会变差?
分分分,不仅是学生的命根,更是家长的命根。
很多家长对分数的关注度,远超孩子。
作业减少、校外培训减少,家长之所以不安,就是担心成绩下降。
成绩下降和作业、辅导班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这很难说得清。
很多辅导班之所以能给孩子提分,是机械重复、机械记忆的结果,但确实有短期效果。
一旦作业少了、辅导班不上了,短期之内,影响成绩,存在这种可能。但长期来看,则未必。
辅导班的提分效果,本身就有一定的“保质期”,是一种短期效应,长期来看,效果会打折扣。
不上辅导班了,短期效果没了;但如果提高效率、提升质量,长远效果会好于作业负担重、辅导班多的时候。
一定有一个磨合期。文件说“减负一年见效”,这个磨合期恐怕也得半年到一年。
短跑名将苏炳添在东京奥运爆发之前,有过一段沉寂期,大约持续一年多,成绩一直不好,因为他改进了起跑方式;这种方式的改变,短期内影响了他的成绩。
校外培训、辅导也是如此,方式的转变,必然有个适应期;适应期内,成绩可能下降,但长远来看,更合理、更科学、劳逸结合的学习方式,成绩一定会提高。
这个磨合期,也体现在学校课堂教育方式的转变,即文件的第6条: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作业设计”被作为一个单独的条目列出来,并要求学校纳入教研体系,这是一个大变化。
作业要有弹性,要分层,要个性化。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涉及过,文件都提到了。
03作业少了,空闲下来的时间怎么办?
很多家长问这个问题。就好比有个人突然发财了,然后问:我的钱太多了,该怎么花?
《西虹市首富》里的沈腾才该有这样的苦恼吧?
不是“闲下来”不正常,而是以前“作业太多”不正常。从不正常回到了正常,你说该咋办?
就好比被别人虐待惯了,别人不甩鞭子了,自己反倒不舒服了。
想想孩子幼儿园的时候,你是怎么做家长的,就按那时候办。
另外,孩子上中小学,也不小了,难道不该给他点自主空间?
文件第8条安排上了:
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
至于怎么防沉迷,是个大课题,以后慢慢说吧。
04孩子不上辅导班,跟不上进度怎么办?
我说过,“双减”的目标,是减少“过重的负担”,既不是消灭作业,也不是消灭校外培训。
跟不上进度的孩子一定有,有辅导需求的孩子一定有。
文件第12条:
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05能取消中考吗?
这个……恐怕不能。
很多家长需要学习一下积极心理学。
出台一个政策,即便所有人都知道,它会给孩子带来更好的未来,很多家长还是会努力地从消极的甚至极端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典型的说法:只要取消中考、高考,我就不让孩子上辅导班!
万一真取消了,他们又会呼天抢地地抱怨了:连唯一实现阶层流动的方式都没有了!
相对而言,中高考是目前比较合理的人才选拔方式。
改革一定是要改的,但不可能急转弯,只能慢慢来,比如第18条:
坚持以学定考,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杜绝违规招生、恶性竞争。
我最认同的,是文件中的两句话:
第一句,形成减负共识。
表面上,我们都知道孩子负担重,但在减负问题上,很多人并没有达成共识,而是“各怀鬼胎”。
第二句,防止制造“家长焦虑”。
为什么达不成共识?为什么会形成囚徒困境?根子就是家长的焦虑。
孩子是一棵树,成长你代替不了,也急不得;减负是一项大工程,也只能一步一步来。把心放下,把眼光放长远,会好的。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专栏作者,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给家长的35堂教育思考课》《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少年读史记故事》等图书26册。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